记者日前从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首都互联网协会了解到,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自2013年8月份开通以来,发挥首都属地互联网企业和新闻媒体集群优势,以“担当社会责任、提高媒介素养、维护网络健康”为宗旨,在打击网络谣言专项战役中战功赫赫。
去年11月,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再添一“重器”。北京电视台正式加盟辟谣平台,同时创办了一档旨在打击网络谣言、澄清传闻、传播事实真相和科学知识的专题栏目《一辨真伪》。
当天,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首都互联网协会与北京电视台联合对近期网络上特别是微博、微信上出现的著名谣言和辟谣过程进行了全景回顾。
谣言一:VC与虾同食赛砒霜
专家:即使连吃100个苹果、100公斤虾、100片VC,也不会产生致命毒素。
结果:记者当场试吃无恙。
一辨真伪:网上流传着“VC与虾同食赛砒霜”的传言,对此,解放军307医院毒检实验室专家进行了实验。专家先把VC和虾放在瓶子里搅拌,经过检查,果然从中发现了砷这种存在于砒霜中的物质。但专家表示,虾本身就含有砷,其实海产品中都有砷这种物质。人体本身也有砷的存在,只是含量非常微小。
专家进一步解释,临床上并没有发现柠檬与虾同食中毒的类似案例。有些食物相克能杀人的说法仅仅是传说,在理论上并没有解释,也未见实验证据,没有临床报告。专家表示,即使一次性摄入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30个梨或10个橙子产生的维生素C,这种理论设想发生,也不会致命。
为了进一步证实谣言,北京电视台记者亲身同时食用了虾和VC,经过两个小时的消化,请医生抽取血液样品进行检查。记者送检的血液样品中,砷的含量为每毫升血液小于15.8纳克,在正常参考范围(每毫升血液小于31.6纳克)内,无任何不适。
谣言二: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
专家:将临床上的酸碱中毒与保健之间偷换了概念,两者不是一码事。
结果:纯属伪概念。
一辨真伪:针对网络上“找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的传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唐子人表示,所谓“酸性体质”其实是个“伪概念”,而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的说法在医学上也没有科学依据。
专家解释,所谓“酸性体质”及“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完全是将临床上的酸碱中毒与保健之间偷换了概念。在医学临床和医学研究中,一个人的身体偏酸,是指该人身体处于酸中毒状态,不及时治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不存在所谓酸碱体质。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