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属标牌制作资讯 筑牢文化繁荣发展的制度根基
筑牢文化繁荣发展的制度根基
2023-10-2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如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原则和方向,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礼作,然后万物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性举措。同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也是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性举措。那些被实践证明正确的举措,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相应的治理效能,其优势就能够有效地、持续地发挥出来,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筑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制度根基,必须抓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须抓核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必须抓保障,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必须抓导向,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必须抓社会效益,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广州作为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容器”,千百年来一直在发展、在成长,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是广州最大的“不动产”。近年来,广州文化事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进步,文化产业不断壮大,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交流不断深入,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广州文化基础设施体量巨大、分布合理、配套齐全。以公共图书馆为例,目前,广州全市累计建成公共图书馆229个,其中广州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以城市命名的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在文化艺术精品方面,从音乐剧《西关小姐》、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到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广州原创歌剧《马可·波罗》;从中国音乐金钟奖永久落户到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动漫金龙奖、羊城国际粤剧节、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接连举办;从深受全国大小朋友喜爱的喜羊羊、灰太狼、猪猪侠到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无一不昭示广州文化建设正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之喜人景象。这一切,少不了人的作为,更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从专项计划到总体规划,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从硬件建设到软件保障,从资金扶持到人才培养,广州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法规,为文化广州建设保驾护航。

进入新时代,以“赶考”精神答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答卷,广州日前印发了《广州市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行动方案》,提出要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重点工程包括: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人文湾区建设合作机制,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创新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创新媒体融合发展机制,等等。

开放、包容、务实和敢为人先是广州的城市精神,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上,广州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对标最高最优,见贤思齐,把制度打造得更加完善;坚持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将美好愿景化为生动实践;保持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制度创新上大胆设想,在实践创新上敢闯敢干,继续保持领先姿态。(评论员 广言)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